跳到主要內容
首頁 > 藏品資訊
:::
藏品資訊
杖頭傀儡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杖頭傀儡藏品圖,第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杖頭傀儡藏品圖,第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杖頭傀儡藏品圖,第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杖頭傀儡藏品圖,第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杖頭傀儡藏品圖,第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杖頭傀儡藏品圖,第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杖頭傀儡
  • 編號
    • 編 目 號:AS000548
  • 主題
    • 分類1:雜具
  • 名稱
    • 登錄名稱:燈影導具
    • 中文 名稱:杖頭傀儡
  • -數量-
    • 單 位:
    • 數 量:1
  • 所屬族社
    • 所屬社名:爪哇
  • 材質
    • 主材質分類:
  • 尺寸/度量
    • :118  mm
    • :395  mm
    • :82  mm
    • 淨重:250  g
    • 其他測量值:雙手長190mm,偶頭厚88mm
  • 外觀描述
    • 型制/特徵描述:立體偶頭,彩繪
  • 藏品描述
    • 描述:
      (一)藏品文化意涵:
      1.印尼各類型戲偶的角色多出自於印度兩大史詩《羅摩衍那》(Ramayana)及《摩訶婆羅多》(Mahabharata),也會因地制宜的融入區域神(泛)靈信仰、爪哇土地神信仰、皇室(滿者伯夷Majapahit王朝)、東爪哇皇室與潘吉王子的傳說與歷史故事。簡單可分類為:
      (1)「皮影戲(Wayang Kulit)」以印度兩大史詩《羅摩衍那》(Ramayana)及《摩訶婆羅多》(Mahabharata)為主,並融入緣起於中爪哇的爪哇創世神話。
      (2)本藏品「木質平面傀儡木質平面戲偶(Wayang Klitik/Wayang Krucil)」則以東爪哇皇室與潘吉王子的傳說與相關歷史人物故事為主。
      2.印尼文Wayang一詞,代表「戲劇」,印尼多元豐富的劇種,例如:Wayang Kulit是屬於中爪哇的皮影戲、Wayang Klitik是東爪哇的戲偶、Wayang Golek是起源徐西爪哇的杖頭傀儡戲、Wayang Wong是真人演出、Wayang Topeng則是面具舞蹈(通常會是與Wayang Wong共同演出)。以上各類型劇種形塑了印尼各島嶼上的傳統豐富多元的藝術表現。而伊斯蘭信仰與藝術表現也可見於Wayang戲偶製作型態與美學之中。

      (二)藏品細部說明:
      1.本物件頭與身體是分別兩種戲偶的型態表現方式,但是本物件的頭與身體卻是分開製作後再組裝起來的。與任何一種爪哇傳統戲種不同,這個更像是民間創意的表現。身體是Wayang Klitik(木製)和頭部是Wayang Golek(杖頭魁儡)的結合。AS000547和AS000548可以說是民間創意的製作。
      2.此角色名為Noyo Genggong,是滿者伯夷王朝中在Brawijaya四世國王其間的老師的角色,類似爪哇皮影戲中的土地神瑟瑪爾(Semar)角色,常常會與國王辯論真理與治國之道。

      參考資料:
      1.東爪哇諫義里操偶師Ki Khondo Brodiyanto協助判定,2020訪談。
      2.Irvine, D. (2005). Leather Gods and Wooden Heroes- Java’s Classical Wayang. Singapore Times Editions-Marshall Cavendish. www.marschallcavendish.com/genref
      3.Murphy, S. a., Wang, N., & green, A. (Eds.). (2019). Raffles in Southeast Asia-Revisiting the Scholar and Statesman. The British Museum,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.

      (本館內容維護者袁緒文於 2023-02-02 最新修訂。)
  • 藏品典藏資訊
    • 取得方式:接收